电机维修中的常见实用方法

知识城邦 wuhanyi 2年前 (2024-02-25) 247次浏览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现对电机维修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介绍几种在维修工作中的实用方法。

1安装上端盖后,电机绝缘电阻降低。

在没有两个端盖的笼型电动机被修理之前,绕组与外壳绝缘良好。安装后,绝缘电阻降低。这种现象可以判断故障发生在绕组的两端。绝缘电阻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漆包线上的漆膜局部破损或绕线模过大使绕线端延伸较长。由于端盖盖上后,端盖内壁接近或触及故障点,绕组绝缘电阻降低。

电机维修中的常见实用方法

要排除这种故障,首先要确定故障出在电机的哪一端。判断方法是:先装上端盖,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果很低,说明这个端绕组有故障。然后,拆下这个端盖,安装另一个端盖,并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果也是低,说明另一端有故障。在拆卸和组装端盖的过程中,不需要安装转子。

故障端确定后,绕组端一般稍作整形,涂一些绝缘漆。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可以在容易与端盖内侧接触的绕组端部外侧贴一层薄膜绿壳纸,一般可以排除故障。

2定子绕组槽接地点的查找和处理

定子槽内接地通常发生在槽内。由于槽绝缘纸在槽口处偏压损坏,或由于槽口处脱线或划线不小心将漆包线放在槽绝缘纸下,或槽绝缘纸打入槽楔时被压坏,造成接地故障。

对于这种故障,首先要确定电机绕组是否受潮。如果潮湿,烘烤电机。如果结果无效,则判断存在接地故障。

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到接地点:

(1)仔细检查引线和槽两端,发现引线完好,槽两端槽绝缘无破损,电机内外清洁,各处无灰尘油污,说明接地点在槽内。

(2)解开定子绕组的Y形连接点,测量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找出有接地故障的相。

(3)有单相调压器时,其输出端的相线接在有接地故障相的一端引出线上,零线接在电机外壳上。然后,调压器从零升压至油箱冒烟。这是马上把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调零,切断电源,冒烟的地方就是接地点。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将电机放在绝缘垫上。在切断电源之前,任何人不得触摸电机。

处理方法是:小心地取下带接地槽的槽楔,然后将电机放入烘箱中加热软化绕组,再小心地取出槽中的线匝,检查每根线的绝缘。如果绝缘损坏,涂漆并干燥,然后将槽绝缘纸再次放入槽中,然后将匝放入槽中,将它们打入槽楔中,并将绕组浸在油漆中并干燥。

如果发现漆包线已经烧断,就把两个断端拉到绕组末端,然后找一根线径相同的漆包线放入槽内,把绕组两端的线连接起来。接头要扭绞、焊接、涂漆、干燥,然后套上绝缘套。绑扎端头时,注意绑扎接头。

3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判断

定子匝间短路故障一般通过测量三相绕组的DC电阻来判断。而大容量电机定子绕组的DC电阻很小,受仪器精度和测量误差关系的影响,不容易得到正确的判断。但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不要拆卸电机,用容量合适的单相自耦调压器,从零开始逐步升压,对其中一个施加低压交流电。同时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电流上升到电机额定电流的1/3左右。然后停止升压,用万用表测量另外两相的感应电压。如果一相有匝间短路故障,其感应电压低于另一相。然后接通一相电源,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另外两相的感应电压。根据感应电压是否相同,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匝间短路故障。当定子匝间短路时,维修时需要更换电机绕组。

4鼠笼条断裂的判断

笼型转子断后,一般空载正常运行,但加负载时,电机转速下降,定子电流增大,电机振动,温度升高,会有异响。载荷越大,断条越多,上述现象越严重。

判断带材是否断裂的方法如下:

(1)通电法:用容量合适的单相调压器向电机的一相绕组供给低压交流电。稳压器从零开始慢慢升压,同时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当电流上升到电机额定电流的1/2左右时,停止升压。然后用手慢慢转动电机轴,观察钳形电流表的指针。如果指针不动或轻微摆动,则表明转子状况良好。如果指针周期性摆动,且摆动幅度较大,则表明转子鼠笼条断裂。

(2)替代方法:找一个与此电机同基数、同芯数的电机转子,改为安装在此故障电机上。同负荷试运行,上述故障全部消除。从而证明这台电机的转子笼有问题。

5.在电机室内“连接套筒射击”后进行修理

直线电机并联头之间短路断开后,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烧坏线头,修复时可采用接长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用1-2个250W的红外线灯泡对转子端部的拍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软化,去除铜泡沫,然后将烧过的(扁)铜线稍微弯曲(焊接用)。长导线可以用银焊或锡焊连接。焊接时注意保护绕组,避免烧坏(可用湿石棉布(绳)保护)。焊后压平焊疤。铜线修剪拉直后,用一层玻璃丝带包裹,涂上绝缘漆,用红外线灯泡烘干。电线放回原位,下面铺一层薄膜绿壳纸,然后把铜线多余的部分切掉,放在套管里,焊接。最后,对修复区域进行喷漆并晾干。头套按原尺寸用铜片制作,铜片制作前先镀锡。

带罩电机容量大,拆装困难。上述方法适用于现场修复。

6拆除电机的旧绕组

一般来说,在拆下电线之前,需要烘烤软绕组。但是大容量的电机烤线和拆线比较困难,可以用以下方法拆旧绕组。用平铲去掉绕组的一端,切口与槽口平齐。用铁剪刀将绕组的另一端剪断,然后用合适粗细的铜棒将槽内的漆包线冲出,最后将槽清洗干净。如果铜排合适,操作方法正确,每个槽内的导线可以一起冲出。使用平铲时,小心不要铲到定子铁芯。

用上述方法拆卸螺纹时,可以省去拆卸前的软烤工序,省时省电,拆卸省力。但这种方法适用于容量在7.5KW以下的电机,而且由于小型电机或微电机外壳小,用平铲操作不方便。

7研磨新电刷

DC电机或转子是绕线电机的更新刷。当刷握与换向器表面垂直时,研磨电刷的方法是:在换向器表面铺上一张砂纸,手持同型号的新电刷,沿换向器轴向往复摩擦,使电刷的研磨面很快被研磨成与换向器表面相匹配的弧面。先用粗砂纸,再用细砂纸。打磨时,将电刷竖直握持,沿换向器轴线来回移动,不得跑偏,往复行程不宜过长。注意防止刷粉进入电枢和换向器槽。打磨后,将刷子放入刷握中。空载运行电机几分钟后,取出所有电刷进行检查。接触面一般占总面积的80%以上。否则重新打磨,直到合格为止。

当电机刷握与换向器表面不垂直时,应采用以下方法:在平面上铺砂纸,根据刷握的倾斜角度,持刷打磨出一个斜面。然后将电刷放入刷握中,用手转动电机转子,这样就会在电刷的斜面上磨出亮点,然后用砂纸(或用刀刮)打磨亮点。抛光后,将刷子放入刷握中,用手转动电机转子,亮点又会被磨出来,面积比第一次大。几次之后,刷子的接触面会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弧形。抛光亮点时,每次不要抛光太多,特别是最后一次。小心点,用细砂纸稍微擦一下就好了。如果摩擦过多,接触面会变小。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磨削斜刷。

转子轴颈和端盖轴承室磨损的紧急修复

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首先用乙醇或汽油反复清洗要涂的地方。

(2)将三元尼龙乙醇溶液加热成透明液体,用小刷子将此液体薄薄地涂在磨损部位。对于轻微磨损的部位,可适当延长加热时间,使溶液变稠后再涂抹。一般需要多次涂抹,直到达到要求的厚度。第一次涂抹后,需要放置3分钟左右,自行晾干。当它不粘手的时候,就可以涂第二遍了。

(3)如果涂布后变干,可以加热(温度不超过80℃,持续0.5-1小时)或让其自然变干(室温20℃,可放在通风处36小时左右)。

(4)如果磨损量在0.10mm以内,可以涂膜晾干后使用。如果磨损大于0.10mm,为了保证电机装配时定子和转子的同心度,涂装后需要车削。车削时(如果原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尺寸在公差范围内),修复后的端盖轴承室可按P6加工,轴颈可按r6加工。

涂布后的尼龙溶液完全干燥后,具有足够的差力和硬度,完全可以满足电机装配的要求。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磨损量只有十分之几毫米的情况。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鄂ICP备2022015504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98601041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